外骨骼機器人助行 「站」放希望

Print

外骨骼機器人助行 「站」放希望
北京日報(和冠欣)
2020-12-7

20201207a

寒冬已至,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海三路139號的大艾機器人康復中心又迎來了一批「訪客」。室外氣溫很低,但室內氣氛熱烈,幾台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齊上陣,慕名而來的患者們都迫不及待地試用這一特別的智慧化康復設備,看是否能給自己寸步難行的雙腿帶來久違的康復希望。

張先生帶著自己的父親從山東德州長途駕車專程趕來,72歲的老爺子因突發腦出血導致高位截癱。在外骨骼機器人的保護和「扶攜」下,老人再次「站立」起來,並在機器人的帶動下雙腿邁步向前。練了二十多分鐘後,老人原本毫無知覺的雙腿有了些許的感覺,他臉上綻放出少見的笑容。

仿人行走 激發肌體功能
20201207b

20201207c

這款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的研發者──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教授帥梅介紹說:「酷似人體下肢的機器人上裝有多個感測器、驅動器和控制器,能以類人的自然行走步態,幫助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進行高頻率長時間的仿人行走訓練,激發患者的肌體功能,達到重塑患者行走能力的目的。除了運動功能之外,在臨床試驗中,外骨骼機器人還能帶動患者消化功能、二便功能、心理狀態的有效改善。」

對於在機器人領域耕耘20餘年的帥梅來說,研發這款機器人的很大原因是個人情感:「我經常在北航校園裡看到一些退休教授,走路顫顫悠悠,讓人擔心;而隨著我母親年紀變大,她的腿腳也越來越不便。我是研究機器人和自動化的,就想能為身邊人做點什麼。」2010年,她開始研究外骨骼機器人。剛開始時,大陸相關核心技術一片空白,帥梅帶領團隊幾乎是從零做起,經過6年研發,於2016年創立大艾機器人公司並將成果產業化。2018年6月獲得CFDA註冊證,成為大陸第一個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外骨骼機器人。如今,這一設備已在北京協和醫院、解放軍301醫院、江蘇省人民醫院等中國100多家醫院投入使用,治療康復了近萬名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。

2019年,大艾機器人進一步主動向患者敞開懷抱,成立北京陽光大艾肢體殘疾人士康復中心,開展與肢體殘疾相關的非營利性質的專業培訓、康復指導、康復訓練等專業服務。讓不少外地患者慕名而來,甚至把這裡當成第二個「家」,連續幾個月持續治療訓練,他們也和帥梅成了老朋友,親切的喊她「帥老師」。博文和易諾就是其中的兩位。

機器人帶動 再踏出步伐

20歲的大學生博文來自杭州,2017年他從五樓摔下造成胸部以下高位截癱,從此再不能站立走路。兩個月前他來到北京,在外骨骼機器人幫助下,每天康復運動四小時,原來萎縮成胳膊細的大腿竟慢慢長出了新的肌肉。「我能感受到腿部發麻發熱,血液流通。之前有個病友傷得比我輕點,他現在已經能拄拐杖行走了,我也看到了希望。」

而7歲的小姑娘易諾來自湖北咸寧,她在練習舞蹈時脊椎重傷,使用很多醫療康復手段都無法康復,外骨骼機器人讓她看到了一線曙光。每次在機器人的帶動下重新邁開雙腿,興奮的笑容讓她的小臉重新燦爛起來。

如今,帥梅團隊不斷改進產品設計,降低價格,最新推出的「艾家」外骨骼康復機器人價位已由近百萬人民幣降低到十萬元以下,對患者來說更加容易接受。